
學校等級:未知等級
學校類型:職業高中
學校性質:公辦
招生電話:
學校網站:
所在地區:青海省西寧市
學校地址: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解放北路268號
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于1980年,是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國家礦山安全二級培訓機構。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技術技能人才15440人、各類短期培訓12335人次。學校現有在校生4058人,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學校占地面積11.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
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青海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2012年6月由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復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第二批立項建設學校。
學校緊緊圍繞青海省鹽湖化工、煤炭采選、裝備制造等支柱、優勢產業而設置化學工藝、采礦技術、機電技術應用等14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化學工藝、采礦技術三個專業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重點專業,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礦山機電、機械加工技術、電氣技術應用為省級重點專業,由此形成了以三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四個省級重點專業為支撐、相關專業為延伸拓展的石油化工類、資源環境類、加工制造類三大專業群。積極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學崗融通”、“生產型教學工廠”、“實境耦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廣泛采用以“項目教學法”為代表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創設“生產情景”,通過崗位訓練、過程訓練、項目任務訓練、仿真訓練的綜合實訓模式,增強崗位適應性,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突出職業教育特色。
近兩年學校加大校園網絡建設,建有“行政管理”、“教務管理”、“網絡教學”、“工學結合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四個數字化資源及管理平臺,完善了校園信息化管理制度。為適應企業技術發展,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合作開發并出版《PLC與變頻器控制》、《煤礦安全》、《流體輸送與傳熱》等17部基于工作過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理實一體化項目教材,獨立完成與教材配套的網絡課程、教學課件、課程標準、電子教案、教學案例、試題庫等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開發適合學校專業特色的《采煤工藝組織與實施》等10部校本教材。與全國中職學校共建共享三個專業24門網絡精品課程;獨立開發《煤礦安全》、《煤礦供電》、《化工生產認識》三門、參與開發《供配電系統》一門國家數字化精品課程;與企業合作開發《裝配鉗工教學仿真軟件》、《煤礦開采可視化仿真系統》、《電工電子虛擬仿真實訓與考核》、《煤制甲醇工藝仿真》等多部仿真實訓軟件,形成了優質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
學校依托國家二級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青海省化工職業教育集團、職業技能鑒定站平臺,積極承擔青海省礦山安全技術培訓班的教學任務;為全省煤炭行業開展礦長安全、礦山救護隊員資格培訓;為軍地兩用人才、企業在崗職工、地方農牧民工開展技術培訓、技能鑒定等服務。積極參與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牧民活動,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促進就業、服務產業、促進民族團結共建、提高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擴大城鄉合作、區域合作領域,為提升企業員工技術技能水平、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先后在32家企業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完善煤制甲醇、綜采工作面等生產性崗位操作實訓室、仿真實訓車間、實訓基地建設。實訓基地發揮了學生實訓的主課堂、雙師培養的主陣地、校企合作的試驗田、服務社會的主渠道、學校發展的加油站等功能。畢業生就業能力明顯增強,就業渠道不斷拓寬,社會各界對畢業生給予了高度評價,進而促進了招生、就業工作。201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我校學生獲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4人次,在青海省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5人次、二等獎14人次。近兩年畢業生中涌現了許多先進工作者、技術能手、勞動模范,有2名畢業生榮獲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師資隊伍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根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把教師專業技能素質提升作為學校內涵建設的關鍵舉措。注重長期培養與短期培訓、校內培訓與校外培訓、專業深造與技能提升并舉。定期安排青年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重視專業帶頭人與骨干教師的培養、提高;組建以行業企業技術骨干、能工巧匠為主的兼職教師隊伍;著重建立長效的一體化教師培養機制。形成了以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中堅、雙師型教師為主體、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為兼職的教學團隊,有效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近兩年有1名校長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8名教師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等各類國家級榮譽,16名教師獲“青海省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等各類省級榮譽。
學校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中職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構建體現時代特征、職業學校特點和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學校加強校園自然景觀建設,一石一亭都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一花一木都傳遞著師生情誼,細微之處無不滲透著對學生素養的熏陶和培育。
學校繼續堅持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 ,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切實加強內涵建設,助推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引領、骨干和輻射作用。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