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等級:未知等級
學校類型:普通中專
學校性質:公辦
招生電話:
學校網站:
所在地區:甘肅省定西市
學校地址: 定西市岷縣清水鎮
學校概況
岷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創建于1988年,是一所集中職中專教育、開放教育、社區教育、職業技能鑒定及各級各類培訓為一體的多功能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領銜金塔職成教創建了國家第三批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是國家第七職業技能鑒定所。
學校占地面積121畝,建筑面積5.26萬平方米。現開設汽車運用與維修、機械加工技術、信息技術、農機維修、機電技術、教育藝術、旅游服務等七大類30個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1632人。學?,F有教職工154人,教學設施設備總值3716萬元,建有五大校內實訓基地,校內實習實訓總面積30131平方米。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育才興農示范校、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范點、全國農村優秀學習型部門,甘肅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招生與就業先進集體”“禁毒示范?!薄敖】敌@”等榮譽稱號。2017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學校。
一年來,我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據省級示范校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和具體要求,結合《金塔汽車維修中等專業學校“甘肅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建設任務書》和2017/2018年度建設方案,有序推進我校示范校建設,完成了預期建設任務,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二、建設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學校2017年被甘肅省教育廳列為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項目學校,創建時間為2017年至2019年,建設內容分為綜合改革、汽車檢測與維修重點專業建設、電子商務重點專業建設、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重點專業建設和數字化校園、終身學習、校園文化特色項目建設7個方面。通過綜合改革,建立和完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學校運行環境和質量;通過3個重點專業建設,帶動提升其它專業和學校發展,為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甘肅西部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提供樣板;通過特色項目建設提升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為社會開展繼續教育、社區教育等終身學習提供場所和設施保障,凸顯職業教育文化內涵和學校發展理念,提高縣域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
(二)項目建設總體思路
示范校建設的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評促建,以評促發展,將省級示范校建設與國家級示范縣建設相融合,將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面向社會的各級各類培訓相結合,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線,以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為目標,以標準實訓室建設為抓手,以信息化建設推動內涵建設的提升,著力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管理模式、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改革上有新突破,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建設過程充分體現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專業群建在產業鏈上,專業方向放在產業發展方向上,師資鍛煉融入產業發展進程中,學生培養放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產教融合辦學理念,進一步做大做強縣域職業教育,實現引領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模式。
(三)經費投入使用及建設內容完成情況
1.經費投入及使用管理情況。我校示范校項目省級財政共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市縣配套資金300萬元。目前所有項目專項資金都已全部到位并投入使用。省級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汽車檢測與維修、電子商務、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三個重點專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以及實訓室設施設備采購、實訓基地標準化建設和終身學習特色項目建設。市縣配套資金主要用于綜合改革、師資培訓和數字校園、校園文化特色項目建設。
學校對項目資金管理堅持“統一規劃、專賬核算、專款專用、結余留用”的原則,嚴格執行有關財務管理規定,嚴格執行公開招標等法定程序,發揮資金最大效益,確保建設資金使用合理,投向準確。學校制定實施了《金塔汽車維修中等專業學校示范學校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金塔汽車維修中等專業學校示范學校建設項目經費管理實施細則》等制度,從項目實施與管理、檢查與驗收、資金使用與設備購置、獎懲等方面嚴格管理。
2. 建設內容完成情況
至目前,示范校建設內容及資金分配以《金塔汽車維修中等專業學?!案拭C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建設任務書》為依據,融合國家級農村職業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內容,全面實施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子商務、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3個重點專業和數字校園、終身學習2個特色項目建設計劃,整體推進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成了重點實訓室標準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各項年度建設目標任務如期完成,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重點建設內容、資金預算及項目進度一覽表
重點建設
專業
(特色項目)資金預算建設內容項目進度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476萬1.新建汽車營銷實訓室和農機維修實訓室。已完成
2. 汽車維修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已完成
3. 擴建汽車鈑金、噴漆實訓室。
4. 網絡及數字化資源應用。已完成
電子商務專業307萬1. 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已完成
2. 雙創中心建設。已完成
3. 完善校園信息化網絡。
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97萬1. 機加工專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已完成
2. 改擴建機器人基礎實訓室。已完成
3.信息化網絡及數字資源應用改造。
終身學習110萬終生學習教育基地(繼續教育基地、成人文化學校、社區學校、創客大學、老年大學和青少年活動中心
)場地建設、設施設備購置和師資培訓。已完成
數字化校園300萬1.校園網絡公共平臺建設(校園網站升級改造、更新網絡硬件資源、補充校園網絡硬件設備)已完成
2.教學管理及教學資源平臺建設(建成信息門戶平臺、身份認證平臺、教務管理系統、教學評價系統、實踐實訓系統、招生迎新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德育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移動服務系統)。已完成
3.建成高標準智慧教室55間。已完成
4.校園一卡通建設。已完成
三、建設過程及效益
(一)黨建引領,創新管理,示范校創建助推學校管理效能提升。
學校示范校建設始終堅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構建起了“五+五型”黨建融合教育新機制,抓實黨建與機制管理、產教融合、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有機融合,構建起全方位、全覆蓋的黨建教育新格局,有力指導了示范校的創建工作。學校堅持職業教育“促進就業,服務社會”的宗旨不動搖,面對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學校將辦學定位于中職中專教育、面向社會的終身教育和職業技能鑒定,對內凸顯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對外凸顯服務社會的功能,堅持辦好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品牌專業,堅持走好產教融合的創新之路。學校以構建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優質教育平臺為己任,提出并踐行“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讓每一個學生有希望,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的辦學理念,凝心聚力,嚴抓細管,實現“全市第一、全省一流、全國先進,爭創全國中職名?!钡霓k學目標,學校發展呈現出了昂揚向上的發展勢頭。
學校示范校創建始終堅持基于問題解決為導向,將重視問題、規劃、執行、監控過程的項目管理模式引入創建全過程,成立了示范校創建項目管理組,明確了每一個專業的負責人及其團隊成員,共同研討診斷專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建立明確的崗位責任清單,分工負責,提出專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以及該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前景,提出合理化的專業創建方案及目標。示范校創建的過程就是全校教職工深入理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過程,也是全員參與,全員學習,全員提升的過程。通過示范校建設,培養了一批專業骨干教師,提升了一批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為學校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不懈動力。
(二)強化學習,抓實培訓,示范校建設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素質。
師資培訓是示范校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示范校建設規劃,學校制定實施了《金塔汽修中專教師學習培訓制度》,先后投入45萬元,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和企業實踐鍛煉141次(其中國家級教師培訓15人次、省級培訓38人次,市級培訓68人次,中德合作賽德爾基金會項目培訓20人次,縣級智慧校園平臺培訓108人次,參加中國大學慕課網絡研修108人次,校企合作企業實踐鍛煉20人次)。抓實外出培訓教職工回校二次校本培訓制度的落實,全員學習制度落實,狠抓培訓實效,嚴格落實“三項內容”“三種形式”的外出學習匯報制度,讓培訓個人有反思有總結,讓全員有觸動有提升;一年來,教師參加省市縣賽課10人次,組織申請立項省級課題15個,申請結題5個,市級課題立項2個,完成結題3個,撰寫發表各類教育教學論文43篇,其中國家級2篇,省級41篇。制定實施了《金塔汽修中專專業帶頭人培養方案》和《金塔汽修中專骨干教師培養計劃》,積極選派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省、市骨干教師培訓和企業掛職實踐鍛煉,通過培訓和掛職鍛煉相結合的方式,先后培養了3名專業帶頭人, 6名骨干教師,鼓勵教師考證,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教師整體素質不斷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達到59人,占比達到了52.6%;制定實施了《金塔汽修中專兼職教師聘任及管理辦法》,聘請10名企業技術骨干到相關專業任教.推動實施青年教師成長的青藍結隊工程,簽訂青藍結對協議,通過師傅“傳幫帶”從教學、科研、教育管理等多層面培養青年教師,促進了青年教師成長,其中6人成長為省市級優秀輔導教師,2人成為縣級優秀教師,3人成為縣級優秀班主任。借力示范校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的新目標,培養了一支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人才準備。
(三)跨越發展,創新模式,示范校建設助力學校信息化建設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學校以數字化校園特色項目建設為目標,構建起了符合信息時代發展的智慧教育新形態。縣財政配套資金300萬元實施數字化校園建設工程,構建了“萬兆進校園、千兆到桌面”和無線網絡全覆蓋的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達到了國家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標準;依托金塔教育云平臺,融入全縣教育系統城域網,建成標準化智慧教室55個,信息網絡由“班班通”邁入“人人通”時代;積極建設智慧校園網絡應用平臺,構建了完備的教育教學管理及教學資源應用平臺;大力推動智慧校園框架構建,加強學校管理一卡通,智慧辦公、智慧教室、智慧教研等成為現實,不斷拓展了信息化服務師生的新途徑,學校信息化水平大力提升,學校步入智慧教育新時代。
學校以智慧教育建設為抓手,推動學校內涵發展步入快車道。學校積極開展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構建了“專家示范—骨干引領—全員實踐—研討交流—展示提升”的信息化培訓新機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和創新。面對中職教學資源普遍短缺的現狀,學校積極倡導信息化條件下對外部優質資源的積極整合利用和校內資源庫的自主開發建設。目前三個重點建設專業已初步完成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塊及實訓項目編制;完成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相關資料的整理;校本精品課程的開發也已提上日程。通過實踐實訓系統,實現了理實一體的實踐教學有傳統教學模式向智慧教學模式轉變,智慧實訓室O2O模式實現了線上名師微課指導和線下指導教師輔導因材、因需施教相結合,大幅提升了培訓的質量。通過教學評價系統,實現了網上評課、評教;信息化管理平臺優化了學校管理流程,減少了管理層級,提升了學校管理的效能。信息化建設的提速,大大催生了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的變革,為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創造了條件。
(四)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校建設彰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要素。
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建設推動了學校辦學模式的改革。根據示范校建設目標,汽修、電子商務和工業機器人三個重點建設專業2018年分別建成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形成與行業、企業、產業的高度融合,構建起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專業實踐教學環境。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與金塔縣旭鵬新能源汽車服務中心合作,新建了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汽車行業4s店的運營模式一致的產教融合及場景企業化的高標準實訓基地。電子商務專業新建了雙創中心及新媒體服務中心,與金農樂園合作社、金塔居延文化旅游商貿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形成了學校(黨建聯盟基地)-企業(實訓基地)-合作社(實踐基地)-農戶(精準扶貧戶)為鏈條的實踐教學、產業扶貧新模式。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完成了機加工專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正在積極籌備校企合作,高標準的機加工中心、焊接中心面向社會承擔各類培訓和競賽。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建設實現了“學校變工廠、課堂變車間、老師變師傅、學生變徒弟、課堂變平臺、課本變工具、黑板變圖紙、招生變招工、知識變技能?!钡穆毥剔k學新模式的創新和改革,有力推動了知識學習、技能實訓、工作實踐的整合,找到了新時代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新途徑。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了教育教學、人才質量評價模式的改革。在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上,學校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學生實踐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建立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長效機制。汽修專業與德國F+U薩克森職教集團中德諾浩(北京)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專業與深圳天發教育集團,實現校企合作辦學;與比亞迪集團等10余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與廣東惠州華通電腦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簽訂了學生頂崗實習協議。先后組織相應專業學生400余人按照“專業相近、實踐鍛煉”的原則,分期分批入廠頂崗實習,初步形成“教學一體化,實踐生產化,招生訂單化”的人才培養思路。近年來,學校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就業工作、人才輸送的著力點,積極為本地企業輸送人才,為本地企業的用工提供有力的支撐。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大幅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2018年我校選派40人參加省級技能大賽,20人獲得一等獎,12人獲得二等獎,8人獲得三等獎,獲獎率100%;4名同學勇奪項目全省冠軍;教師5人參加省級教師技能大賽,1人榮獲汽車運用與維修項目冠軍,2人榮獲一等獎,2人榮獲二等獎,獲獎率100%。2018年,我校中職高考成績再創新高,報名參加高考50人,其中600分以上9人,二本上線16人,上線率32%,名列全市第一。近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8.2%以上,專業對口率達94.6%,頂崗實習穩定率保持在90%以上,同時企業、學生對學校的就業工作的滿意率達91%以上。
(四)以評促建,以評促發展,示范校建設的溢出效應不斷凸顯,示范引領作用日益顯現。
國家級示范縣和省級示范校建設帶動了地方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金塔縣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金塔縣整合職業教育培訓資源的意見》《金塔縣聘用技能人才管理辦法》,對職業教育發展從經費保障、資金投入、培訓資源整合、技能人才自主聘用等方面進一步進行了明確,為縣域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策保障。地方政府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縣域職業教育,投資7800萬元在校內建設了建筑面積18600平方米的創新創業大廈,年底將投入使用,這將形成一個集校內實訓、校外培訓、社會服務于一體的全民創新創業實訓基地;規劃面積160畝的集實訓培訓、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共享文化體育休閑中心為一體的職教產業園已通過政府規劃,這些愿景規劃的實現,必將為縣域職業教育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國家級農村職業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的成功創建,全縣職業教育培訓資源的整合,使得學校更好的發揮人才、場地、設備等優勢服務社會,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近三年,學校先后舉辦焊接、汽車維修、家政服務、中式烹飪、農機駕駛等工種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新型職業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班93期,培訓人數13000余人次。學校先后向社會輸送各類技能型人才1800余人。積極推動社區學院、開放大學、老年教育和創客教育基地建設,服務于國家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將進一步加強。
示范縣和示范校的創建使學校得到了長足發展,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示范引領作用日益顯現。一年來,先后廣西河池市教育考察團、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岷縣職業中專、酒泉工貿中專、高臺職業中專、玉門石油中專等省內外教育部門、職業院校來我??疾旖涣鲗W習,在交流中進一步加深了對職業教育發展內涵的理解,更加堅定了辦好職業教育的信心,示范校改革的示范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四、存在的問題
1、示范校建設全面提升了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和辦學實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在對接本地產業需要、社會經濟發展方面還存在不足,服務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2、作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助推器,學習型社會構建的重要平臺,從政策、資金方面對縣域職教中心的支持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五、今后工作展望
1、全面深化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提升辦學效益和水平,不斷提升學校綜合辦學實力、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在全省職業教育發展中發揮好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2、不斷深化學校綜合管理改革,全面加強內涵建設。以智慧校園建設為依托,全面提升管理效能;以強學習重培訓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線以課程體系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服務為宗旨全面提升學校服務本地社會經濟能力。
一年來,在省級中職改革示范校項目政策、資金的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服務社會的能力日益提升,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這些都得益于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地方政府、市縣教育部門的的精心指導,在全校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如期完成了示范校年度建設任務和目標,但因時間、人力、水平等因素,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懇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導,以使我校示范校建設工作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