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道德講堂舉辦全國道德模范田秀英專題報告會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2019年12月13日,由西峽縣文明辦、南陽職業學院共同主辦的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出彩時代新人”為主題的專題報告會在我校道德講堂隆重開講。
本次報告會,我校有幸邀請到了全國道德模范、山東省十大優秀母親之一、山東省十大孝老愛親模范之一、山東省十大新聞人物之一的田秀英老師為主講嘉賓。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西排公司董事長程武超,西峽縣文明辦副主任葉旭,西峽縣國稅局副局長呂建廷,西峽縣安子書院院長張海濤, 西排公司副總經理黃海武、劉振江、賈曉偉蒞臨報告會現場,校領導郭建生、杜聯杲、沈建國、喬永濤、郭金海、王林鴻出席報告會,我校部分師生共計400余人參加。
報告會上,黨委副書記喬永濤致辭。首先,喬書記對田秀英老師的到來表示了由衷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說,廣大師生要以這次專題報告會為契機,以田秀英老師為榜樣,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在全校迅速掀起人人崇尚道德模范、人人關心道德模范、人人學習道德模范、人人爭當道德模范的熱潮,為推動學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田秀英老師以她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心路歷程一一向我們闡述了自己的行道歷程,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為子之道、為妻之道、為母之道的關鍵重點以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田老師講到:“孩子成功成才,不取決于家里有什么條件,而取決于父母親和孩子共同的美好的遠大的志向,要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學習,要為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學習,而不是為了找工作,為成家立業。播種美好的種子,才能使孩子有大格局。”
“感恩之花:不在兒子面前訴苦,不讓孩子知道,周圍的人所對待自己的苦,在孩子面前說親人朋友的好,當孩子知道感恩時,要用最好的話及時給孩子補上來。讓孩子成為大心量的人,不生仇恨,只存感恩。”
田老師的歌:“歷盡磨難,信念不改,苦難面前不低頭,母子有淚不輕流,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那些愛的守候,相信自己會成功,笑對人生奮斗!”
大家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做完這件事情后果是什么?蒼天不負苦心人,不抱怨,不埋怨。幸福不用外求,寬恕了別人,就是快樂了自己。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心靈洗禮!田老師的分享,深深的感染了在座的所有人,好多人的臉上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全場不時爆發出陣陣感恩的掌聲。從大家的目光中,我們清晰地看出大家對田老師的贊嘆與崇敬,更看到大家決心學習田老師、用實際行動報親恩、報國恩的堅實信心。
喬永濤作總結講話。他指出,舉辦此次專題報告會,為我校進一步加強道德建設、創建文明校園提供了新的契機,它既是一場報告會,也是一次動員會。作為高校教師,在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傳統美德,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后,他向廣大師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好形勢政策教育,創新宣傳載體、方法手段,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二是要強化價值引領。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主流價值建構道德規范、強化道德認同、指引道德實踐,引導師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積極樹立典型,堅持采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規范。三是要促進實踐養成。不斷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引導激勵全校師生把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要以關愛他人、奉獻社會、愛護自然為重點,積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廣泛開展扶貧救災、敬老救孤、恤病助殘、環境保護等志愿服務活動。
這是一場心靈之旅,是一場震撼心靈的傳統文化盛宴,大家在寧靜中敞開心扉,在感動中汲取愛的能量。人生真正的幸福,不是平靜乏味的物質滿足,而是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所有經歷,尤其要微笑面對困難與不幸。在今后的生命進程中,讓我們以田老師為榜樣,讓生命充滿感恩和力量,把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美德傳遍中華大地!
此次專題報告會,旨在進一步推動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提高我校師生的思想文化素養,促進我校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