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職院:科研育人讓學生披上自信鎧甲
高職院校的學生也能搞發明創造、發表學術論文?清遠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2019年7月至今,該校學生專利申請115項、專利授權3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3篇全英文外刊發表),而且有2篇學術論文還拿廣東省大獎。
育人先育心,“三全育人”提升學生自信心
清職院堅持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過新生教育、課堂教學、師生談心、心理講座、學長報告、校史教育、技能大賽、表彰獎勵等活動,提高學生自信心。《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意愿調查——以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為例》《“共享經濟”背景下清新區民宿行業發展現狀及改善策略研究》《“二孩”政策背景下幼兒祖輩教育狀況的調查分析研究——以清遠市為例》等科研項目的教師研究團隊將對科學研究、社會調查有興趣的學生納入科研項目研究團隊,指導學生調研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收集整理總結文獻資料,制訂調查問卷、撰寫調研提綱,深入社會基層,并指導學生撰寫調研報告。“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更是激發了學生對當地經濟社會的關注,有利于培養他們服務社會的心志。”學院教務科研處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制度激勵,營造科研育人良好生態環境
科研育人,制度設計很關鍵。在清職院的科研制度文件中,有很多就是為科研育人量身定做的。比如,成立“創新社”,用各種辦法吸引學生入社參加創新創造。《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專利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明確項目組要吸收有科研興趣和一定科研潛質的學生參與到項目組成員中,不是只干跑跑腿的體力活,要在各個環節帶著學生、指導他們如何做。為了激勵學生搞科研,學生的發明專利、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可以代替畢業設計和論文,學院還給予最高1萬元的獎勵。這些制度和措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科研興趣和信心。
厚積薄發,科研育人成效喜人
在推進科研育人的實踐中,清職院通過激發教師科研育人的主體作用,引導師生共建科研創新成長平臺。以食品藥品學院為例,通過組建課外學術提升小組,指導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科研育人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在調查、實驗、分析、設計、應用等科研工作程序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同時,在科研育人理念下,指導老師注重培養大學生崇尚科學、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的品格,教導學生嚴格恪守學術道德、維護學術尊嚴,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精神,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健全人格。今年2月,課外學術提升小組成員撰寫的論文在美國學術期刊上發表,這是該校學生首次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其后,課外學術提升小組成員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篇。課外學術提升小組成員在2019年5月舉辦的第十五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在專利申請方面,2019年7月至今年3月,課外學術提升小組成員累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115項專利申請。截至3月底,清職院學生共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18項專利證書和國家版權局頒發的5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另有9項學生專利申請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并辦理了登記手續,正等待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專利證書。
成功一次,讓學生披上人生自信鎧甲
“做夢都沒想到我也能搞發明創造”“我寫的論文居然發表了”“我真的行”……拿到專利授權證書和雜志社寄來樣刊的學生,他們甚至都不敢相信擺在面前的事實。這絲毫不奇怪,在這些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分數主導一切的教育環境下,他們中絕大部分從來就沒有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當搞專利申請、寫學術論文這些看似不可能的科技活動獲得成功之后,很多學生確實是喜極而泣,同時也更加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潛能。一些學生獲取專利授權和發表論文之后,有的一口氣申請了7項專利,有的就當前社會熱點問題自己去進行社會調研寫成調研報告。去年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對清遠市249名農村留守老人進行了情感需求調查分析,形成社會調查報告,該調查報告獲得第十五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一等獎,在《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公開發表。還有學生組成團隊積極備戰今年的“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
“通過科研育人讓高職學生認識自我、挑戰自我、重塑自我,給他們的人生注入強大的自信能量,這就是我指導他們搞科研的價值意義所在。”清職院創新社“掌門人”、科研指導老師肖卓霖如是評價自己的工作。
經常帶領學生調研小組開展社會調研的黃淑芬老師表示,希望學生能夠關心社會民生,而不是一個困在校園里的讀書郎。
參與社會調研的學生也表示,他們之前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比較簡單,參加調研采訪才清楚一些事情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他們的想法也會更加落地。
學生設計專利的稿圖
學生設計專利的稿圖
第一屆課外學術提升小組成員
學生部分專利證書
學生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小組成員在實驗室進行樣品檢測
已受理的部分專利通知
學生到連南瑤族自治縣采訪當地群眾
學生與瑤繡技藝傳承人交流
省級非遺項目瑤族銀飾制作技藝傳承人唐大打十斤向學生講解制作工藝
學生深入農村開展社會調研
學生深入社區開展社會調研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