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學習綱要
2019年10月30日,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在京召開。河南省設分會場,校長李樹偉參加省分會場會議。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就人社部門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提出指導意見,要求各部門堅定不移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真抓實干,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穩定。同時強調,教育部和人社部將繼續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做好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并就如何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通力合作,著力做好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三是履職盡責,統籌推進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落實。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傳達了中央領導同志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分析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面臨的形勢,對做好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同時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精準施策,多措并舉,共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并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任務;二是精準施策,扎實推進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三是形成合力,全力保證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大局穩定。
通過學習會議精神,認為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核心就是認清形勢、明確任務、瞄準目標、抓好落實,既在保障就業率的同時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就業質量。
一、三個“新”彰顯就業創業工作新高度
“新要求”
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以及全社會都要關注青年愿望、幫助青年發展、支持青年創業。要出臺更多鼓勵就業創業的措施,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人群的就業問題。
2、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要落實好就業幫扶政策,確保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新形勢”
1、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特別是受經濟結構調整、新技術快速發展以及中美經貿摩擦等因素影響,互聯網、金融、貿易等畢業生青睞的熱門行業需求出現下滑;
2、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就業歧視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3、畢業生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
4、畢業生就業心態更加多元,就業選擇更趨靈活;就業期望、實踐能力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特別是慢就業、緩就業現象增多。
“新任務”
1、要適應國內外環境和經濟形勢變化;
2、開拓高質量就業崗位、提供更好就業服務、創造更優就業環境;
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
我院2020屆畢業生5697人,同比增加139人
兩“更”五“抓”五“著力”明確就業創業工作目標和方法
目標: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方法:(一)抓觀念、著力加強思想引領
幫助畢業生把好人生方向;
幫助畢業生打好人生底色;
幫助畢業生找準人生定位。
(二)抓渠道、著力擴大就業總量
1、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總量;引導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國家重點領域、重要行業、重大工程就業。
2、筑牢基層就業的壓艙石;組織實施好“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就業牽引項目,幫助畢業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3、打開新就業形態的新天地;服務預訂、技術開發、內容付費等“高大上”的就業形態;
4、確保高質量完成大學生征兵工作。
(三)抓精準、著力優化指導服務
1、在精準服務上發力、搭建畢業生與崗位信息直通平臺;
2、在精準指導上用力、加強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在“教師、教材、教法”上下功夫,提高課程含金量;
3、在精準管理上著力、提高科學性、即時性和準確性。
(四)抓重點、著力幫扶特殊群體
1、關心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農村生源學生、殘疾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特殊群體就業;
2、引導和支持少數民族學生面向內地就業;
3、加大“一對一”幫扶力度,確保每一個人都實現穩定就業。
(五)抓源頭、著力提高培養質量
1、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關鍵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主動對接國家和市場需求;
3、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引入行業企業標準,切實保障教育質量;
4、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深化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
重點提到:一個時間結點看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不容有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
以上工作做得到位不到位,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高不高,統計評價和跟蹤調查是度量衡和測試儀。
精準統計
1、精準統計畢業去向、精確界定并分類統計;
2、創新統計報送方式、實施畢業生、輔導員、院系、學校、省廳、部委、中央逐級上報制度;
3、健全統計核查機制、建立第三方核查機制和完善畢業生為主體的反饋核查機制。
(二)跟蹤調查
開展用人單位大規模跟蹤調查,設置6個維度24項指標,(6個維度對應24項指標具體內容本次會議沒有明確,網上暫時查不到)對畢業生的政治素養、工作態度、專業水平、職業能力、職業發展潛力、薪酬水平等進行綜合評價,充分反映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和學崗匹配情況,以此為指揮棒引導和倒逼高校及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提升培養質量,形成就業和培養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良性循環治理體系。
這兩項工作,各地各高校必須切實做細做小做實。
三、形成合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一)壓實工作責任
高校要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招生、就業、教學、學工等部門分工負責、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保障“機構、場地、人員、經費”四到位。
(二)加強協調配合
積極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推動各高校網站與教育、人社部門招聘網站鏈接和信息共享,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信息銜接和服務接續工作,確保跟蹤服務到人。
(三)做好風險防范
密切關注畢業生心態、動態,深入研判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做到及時預測、即時預警、盡早化解。
(四)營造良好氛圍
主動做好政策宣傳,充分發揮政策效力。關注輿情動態,發布正面聲音,及時回應關切,防止負面炒作,營造全社會支持就業創業的良好氛圍。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