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多點結合求實效 專業課雙語教學在“云端”起步——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分析化學課線上教學側記
3月上旬,我校資源與安全學院藥品與質量安全專業2019級分析化學課在“云端”如期開課。經過前期調研論證和充分準備,該門課程決定全程采用雙語教學進行授課,這在我校尚屬首次。
開課以來,在“教與學”的探索中,該門課程主講教師郭亞琴大膽開拓教學新思路,多點結合求實效,分析化學課雙語教學在“云端”順利起步。
中外結合 掌握雙語教材平衡點
開展雙語教學,教材的選擇是關鍵,但國內還沒有正式出版的《分析化學》高職雙語教材。藥品與質量安全專業帶頭人朱韻和郭亞琴兩位老師在國外訪學期間查找到《分析化學》英文教材,回國后再結合國內中文教材,編寫了《分析化學》雙語教學資料。
《分析化學》雙語教學資料將中文教材注重理論牽引和英文教材重問題引導的不同特點相互融合,在以學生專業知識獲取為首要前提下,科學把握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的平衡點,按照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英語水平。
藥品與質量安全專業帶頭人朱韻介紹,中英文對照的雙語教學資料的編寫,采用了以國內原版教材為標準、英文教材為參考、學生水平為依據的方式,這有利于學生理解原理、掌握重點、突破難點,而且照顧到了英文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實現了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實際需求兩者之間的相對平衡。
因勢利導 找準雙語教學切入點
在“分析化學”開篇《緒論》的“云端”課堂上,郭亞琴老師首先播放了一首由經典英文歌曲《Sound of silence》改編的《Fight the Virus》(對抗病毒之歌),這首充滿了戰“疫”正能量的網紅英文歌曲讓“云端”課堂一開始就炸了鍋。正當學生們以為走錯了課堂時,郭老師按下暫停鍵告訴大家,本學期的“分析化學”將采用雙語授課,學生們這才恍然大悟,想起了不久前老師的問卷調查。
這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全班有84%的學生表示接受該門課程采用雙語教學,但也有部分學生顯露出畏難情緒,對此不太感興趣。為此,郭亞琴老師想到了用與當前疫情相關的英文歌曲、紀錄片和短視頻作為每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郭亞琴老師認為,在醫藥領域的專業基礎課上施行雙語教學,是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藥品與質量安全專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喜好,以人為本,因勢利導,做好教學設計。
循序漸進 抓住有效教學著力點
“分析化學”雙語教學在要求學生有較好英語基礎的同時,也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郭亞琴老師根據學生現有英語水平和接受能力,結合中英文對照的雙語教學資料,確定英語教學以熟悉專業英語詞匯為當前階段的主要內容,且英語教學部分只占課堂教學的20%左右,盡可能減小學生學習難度,增強學習的有效性。
課堂上,郭亞琴老師在講解到重要專業詞匯時,會放慢語速,不斷重復詞匯的發音和拼寫,并對照中文翻譯,讓學生不斷加深對某個單詞的記憶。同時,她還利用英語教學中的派生詞記憶法對復雜的專業詞匯進行解構,幫助學生通過形象記憶和聯想記憶的方法記住一個個生硬的專業英語詞匯。“在雙語教學中,要采取逐步過渡的方式,在學生接受并適應的前提下,逐漸增加英文的使用量。”郭亞琴接受采訪時說。
資源與安全學院副院長駱大勇認為,在高職院校專業教學中開展雙語教學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大膽嘗試,需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科學謀劃雙語教學的推廣和應用,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助力教學改革向國際化發展。
藥品與質量安全專業2019級分析化學課主講教師郭亞琴(受訪者供圖)
《分析化學課》中英文對照雙語教學資料截圖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