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牧工學院||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招生簡章
學院概況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是2004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始建于1952年的原甘肅省畜牧學校和始建于1958年的原甘肅省農業機械化學校兩所國家級重點中專合并組建的專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是“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是“甘肅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項目培育學校,隸屬省教育廳。
學院辦學規模8000人。現有教職工336人,其中專兼職教師310人,教授26人、副教授110人,有博士2人、碩士88人。“雙師”型教師117人,省內外特聘專家教授76人。甘肅省“園丁獎”2名,甘肅省先進工作者1人,甘肅省教學名師3人,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6人。
學院設有畜牧系、獸醫系、車輛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食品科學系、經濟貿易與人文科學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體育與藝術教學部等。開設畜牧、獸醫、農業機械、車輛工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學、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經濟貿易與人文等9大專業類群44個專業。有3個省級特色專業,10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省級教學團隊。
學院現有實習牧場、實習工廠、動物醫院、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汽車實訓服務中心、農業機械實訓中心、電子電氣實訓中心等校內實訓基地110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134個。
學院始終堅持社會服務導向和產學研結合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近年來學院科研成果獲地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63項,其中,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1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甘肅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甘肅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廳級獎8項;甘肅省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武威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等。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和“1+8+1”學生素質拓展工程,大力開展“挑戰杯”學生系列技能競賽等,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學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學院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與北京大北農集團、北京恩寵天地商貿有限公司、東風商用汽車公司等200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先后成立了甘肅威龍葡萄酒學院、大北農創業學院、德克特互聯網學院、東風汽車創業學院 和“中糧班”“恩寵班”“偉嘉班”“威龍班”“禾豐班”“莊園班”等98個校企合作班,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10個,為學生實習、就業搭建了“直通車”,實現了學生學習和就業的“零距離”,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審視過往,學院扎根黃羊這片熱土,傳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注重實踐,勇于創新”的學院精神,以畜牧獸醫、農業機械等民生專業人才培養為己任,勵精圖治,辛勤耕耘,累計為國家培養了8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三農”服務和畜牧獸醫、農業機械類人才支撐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學院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加強實踐教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先進單位”“甘肅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第九批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等榮譽稱號。
辦學特色
教學改革
2018年學院印發了《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該方案包括《“1121”教學改革計劃實施意見》《品牌專業建設計劃》《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計劃》《教學團隊建設計劃》《專業帶頭人選拔計劃》《教師職業技能競賽計劃》《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其中“1121”教學改革計劃,明確提出每個系定期確定1個骨干專業創建品牌專業,并以此為平臺,確立1個“現代學徒制”試點改革項目,建設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申報1個甘肅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甘肅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或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提升工程項目。通過實施“1+6”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和“1121”教學改革計劃,不斷加強內涵建設,促進教學改革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學生素質拓展工程
“雙零”培養模式
一、“零學費”就學
學生入學時無需繳納學費(包括住宿費),也無需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在校期間,除享受甘肅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相關政策及國家助學金外,前兩年由企業資助學費、學校減免住宿費;后一年學生在企業跟崗或頂崗實習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交納學費),實現就學“零學費”目標。
二、“零距離”就業
學生入學時按照雙向選擇原則,學生、學校和企業簽訂“三方”協議(畢業后至少在該企業工作3年以上),實現“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的“零距離”就業目標。
三、組建“雙零”班
1.“大北農班” 學院與北京大北農集團開展校企合作,以畜牧獸醫專業(設施養豬方向)為主,組建“大北農班”。
2.“晶科班” 學院與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以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專業為主,組建“晶科班”。
3.“遠大班” 學院與武威遠大科技飼料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以畜牧獸醫專業、獸醫專業為主,組建“遠大班”。
4.“慕中班” 學院與江蘇慕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以畜牧獸醫專業為主,組建“慕中班”。
四、招生對象
主要為全省52個貧困縣和5個插花型貧困縣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應屆高中(包括三校生)畢業生(含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
五、培養模式
校企共同開發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兩年在學校學習,后一年在企業跟崗或頂崗實習。
六、學生就業
學生畢業后,按照“三方”協議,直接進入合作企業工作并至少在該企業工作3年以上。
典型校企合作班
“德克特班”
學院與重慶德克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本著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共同育人、共同發展的原則,成立“德克特班”。
1.培養模式 校企共同開發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兩年在學校學習,后一年在企業跟崗或頂崗實習。
2.學生就業 學生畢業后,根據“三方”協議,直接由企業(重慶德克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安排工作(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
“工業機器人班”
合作企業:騰悠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培養模式 校企共同開發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兩年(其中第4學期教學任務由企業承擔)在學校學習,后一年在企業跟崗或頂崗實習。
2.學生就業 學生畢業后,按照“三方”協議,直接由企業(贊華集團)安排就業,轉正后工資不低于5500元/月。
“東風班”
合作企業: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
1.培養模式 每年組建1~2個東風班(2019年2個班100人),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2+0.5+0.5”人才培養機制,即“學校兩年→企業培訓半年→企業頂崗半年→企業員工”。
2.學生就業 學生畢業后按雙向選擇原則,可選擇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就業,也可在其它單位就業。
“天球班”
合作企業:溫州天球電器有限公司
1.培養模式 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思路,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前兩年學生在學校學習,第5學期在企業進行(專業實踐課教學),第6學期企業頂崗實習。
2.學生就業 學生畢業后,根據雙向選擇原則,學生可以選擇留在溫州天球電器有限公司,也可以選擇其他單位就業。
“芭比堂班”
合作企業:北京芭比堂動物醫院
按照自愿原則,參考入學成績,在動物醫學專業(獸醫)新生中選拔40名同學,組建動物醫學專業(寵物醫學方向)—“芭比堂班”。
1.培養模式 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兩年在學校學習,后一年在企業進行跟崗或頂崗實習。
2.學生就業 學生(學徒)在寵物醫院完成一年的實習任務后,在學生自愿的前提條件下,簽訂學生、企業、學院三方就業協議,讓學生在芭比堂寵物醫院順利就業,也可以選擇其他單位就業。
“恩寵班”、“中糧班”
“恩寵班” 學院與北京恩寵天地商貿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在寵物養護與馴導專業學生中組建“恩寵班”。
“中糧班” 學院與中糧家佳康(張北)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在畜牧獸醫(獸醫方向)專業學生中組建“中糧班”
1.培養模式 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2年在學校學習,后1年在企業進行跟崗或頂崗實習。
2.學生就業 學生畢業后,根據雙向選擇原則,學生可以選擇留在校企合作單位,也可以選擇其他單位就業。
“萬邦海事班”
合作企業:成都萬邦遠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1.招生專業 以機械裝備制造技術專業(2019年計劃100人)為主,設立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和國際海乘三個方向。
2.報考條件
海員:男,年滿17歲,身高160CM以上;無色盲、色弱,無傳染性疾病;雙眼矯正視力4.8;
海乘:凈身高,男172CM以上,女160CM以上;五官端正,無色盲、色弱,無紋身,無傳染性疾病、心臟病及慢性病;雙眼矯正視力4.8。
3.培養模式 校企共同開發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學員在學院進行為期2年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第三學年由企業安排學員培訓、考證、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
4.學生就業 學員畢業后,根據“三方”協議,直接由企業負責“萬邦海事班”學員的培訓、考證及就業等事宜。考證通過的學員全部到企業就業。企業在第一學年暑期組織所有學員到船舶、港口參加認知實習。學員在第三學年完成跟崗和頂崗實習,跟崗實習工資不低于2000元/月,頂崗實習工資不低于8000元/月,轉正后在國際航線船舶任職5年收入不少于60萬元,在國內航線船舶任職5年收入不少于50萬元。
“順豐班”
合作企業:江蘇順豐通訊服務有限公司
1.招生專業 以物流管理專業(2019年計劃80人)為主,由企業考核選拔組班。
2.培養模式 校企共同開發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2.5+0.5”訂單培養模式,第三年下半年進入企業后,由企業安排學員培訓、考證和頂崗實習。
3.學生就業 學員畢業后,根據“三方”協議,直接由企業負責“順豐班”學員的培訓、考證及就業等事宜。考證通過的學員全部到企業就業,學生亦可去其他單位就業。
畢業生就業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實施“訂單”教育,加大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力度,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遍布20余個省市(區),為畜牧獸醫、農業工程、車輛與機械工程等行業領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專門人才。
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部分)
實訓風采
種羊選擇實訓
流浪狗絕育手術
焊接實訓
汽車發動機維護與保養
單片機實訓
葡萄酒生產實訓室
2019年擬招生專業
點擊下方查看大圖
注:各專業具體招生人數以省教育廳正式下達文件為準。
收費標準
學院嚴格按照甘肅省教育廳、省物價局和省財政廳規定的標準收費,高職(專科)學費4500元/年;住宿費700元/年,宿舍均為六人間。
注:校企合作班收費標準
德克特班:企業單方面收取學雜費7660元/生·年(其中,企業培養費6800元/生·年,教材、認證費860元/生·年)。
工業機器人班:企業單方面向學生共收取培訓費6800元/生(從學生3--6月工資中扣除)。
萬邦海事班:企業單方面向學員收取培養費6800元/人·年(含培訓費4800元/人·年,國家海事局船員考證費1800元/人·年,教材費200元/人·年),海事服裝費990元/人。
獎助政策
一、大學生獎助政策
國家獎學金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國家助學金3000元,何康獎學金2000元;大北農獎學金以及各類校企合作班獎學金。
二、應征入伍優惠政策
保留學籍期限三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轉專業不受限制;三年級入伍的大學生按期畢業;學院為入伍大學生辦理學費補償。
三、精準扶貧優惠政策
2018~2020年,學院為對口幫扶貧困縣(慶陽市環縣)新生開辟招生綠色通道,凡被我院錄取的環縣籍學生一律免除學費和住宿費,優先享受獎助學金、優先推薦實習就業。
招生方式
一、綜合評價招生
參加2019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的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和中職應屆畢業生,可登錄甘肅省教育考試院網站(http://www.ganseea.cn或http://art.ganseea.cn),根據網站提示在網上填寫申報材料,我院在網上對考生申報材料進行審核,以此為依據作出評價,擇優錄取。入學報到時向我院提供與網上申報內容一致的紙質申報材料。綜合評價錄取的學生與參加高考錄取的學生身份待遇相同。
二、高考招生
參加普通高考和中職對口招生考試的考生需登錄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官網進行網上填報志愿,我院將按照省教育考試院劃定的分數線進行網上錄取。
【院校代碼】13955
【招生批次】專科(高職)批
【招生科類】文史類、理工類和對口招生類
填報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具體時間、辦法、要求及流程等按甘肅省教育考試院通知執行。網上填報志愿時,考生可在《2019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下冊)中查閱我院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
三、中高職一體化招生
2017年,我院與臨洮農業學校等23所中職學校合作開展“五年一貫制”模式的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涉及畜牧獸醫等17個專業,符合條件學生在中職二年級通過我院統一組織的轉段升學考試取得入學資格。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