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張春和:用專業技術照亮鄉村振興路
張春和是平度職業中專的一位教師。課堂上,他給學生們傳知識、講理論;課下,他和他的團隊扎根農村,把理論變成實踐,義務為當地農民進行專業技術指導,幫助困難學生家庭搞養殖脫貧致富。他以實際行動服務農業農村和區域經濟發展,用專業特長,照亮了當地鄉村振興之路。
職業學校的家訪不同于普通學校,不僅是柴米油鹽噓寒問暖,更要教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改變家庭困境。十幾年來,在“萬名教師訪萬家”的工作中,張春和一直努力踐行。
2015年春節前的一天,張春和來到蓼蘭鎮萬家村萬清格的家中進行家訪。萬清格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父親患有腰腿疾病,連基本的農活都干不了,家里唯一的生計是靠售賣幾只羊的羊奶維持。看到一貧如洗的萬父仍然堅持供給孩子上學,張春和心頭一陣酸楚。
返校后,張春和苦思冥想,能不能給家長一些指導,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張春和突然意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完全可以結合學校雙元制辦學特點,利用專業優勢,幫助萬父調整養殖思路,增加收入。
隨后,張春和與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組的老師們進行了交流,利用張家現有場地,從飼養、管理、生產和喂養方面提出詳盡的養殖方案。并根據空地規模,建議萬父合理飼喂一定數量的母豬和蛋雞。聽到張春和的建議,萬父連連感嘆,“想不到養羊還有這么多學問。”
在張春和的指導下,萬父根據方案進行了合理化養殖。張春和還不厭其煩地從疾病預防、病癥辨別診治上給與萬父詳細的解答。在張春和的指導下,萬父的收入明顯增加,精神頭也一天比一天好。見人就說,“孩子不僅學到了技術,老師還幫著咱們致富,多虧了張老師。”2018年,萬清格順利考入泰安職業技術學院動物醫學專業,給張春和發來信息,欣喜之情難于言表。
無獨有偶,張春和家訪的另一個學生代靜,家庭條件也非常拮據。代靜的父母靠種地為生,年邁的爺爺常年靠藥物維持。但屋漏偏遇連陰雨,她跟妹妹一次不小心煤氣中毒,花去2萬多醫藥費,讓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了節省家庭開支,代靜幾次提出退學。張春和了解后,多次找她談心,幫她樹立信心。代靜的母親也表示,“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給孩子考上大學。”二年級下學期畢業安置時,母親堅持讓代靜考大學,而當時全班只有她一個人報考。
張春和知道,一個技術學校的孩子要考上大學是多么不容易。為了讓她安心念書,學校單獨給她安置了一間屋子學習,專業課則由張春和面對面輔導。沒有書桌,張春和就在辦公桌上指導她學習;沒有黑板,就用演算紙當黑板。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努力,代靜以582分的成績順利考入臨沂大學。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她和母親第一時間找到張春和,拉著他的手激動的說:“張老師,如果沒有你的幫助就不會有孩子的今天。”代靜連鞠三躬,表示絕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大三時,代靜被學校選中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比賽的內容是《羊的瘤胃切開術》。但對于沒有任何手術經驗的代靜來說,要在這種全國性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又談何容易?無奈之下,她再次找到張春和求助,張春和欣然應允。
為了讓她適應動物的身體構造,張春和特意向學校領導申報了實驗室,為代靜講解手術操作要領。回校后,代靜順利通過選拔,并在全國技能大賽中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三十多年來,張春和走訪了無數家庭,深切體會到自身專業對學生成才的幫助。如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一直是他不斷研究的課題。為此,他付出了許多心血。
教學過程中,張春和博采廣取,躬身實踐,不斷創新。2010年,他先后考取了《獸醫疫病防治員》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全國執業獸醫師資格。2009年,他在青島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基本功大比武中獲一等獎,并獲得“平度市畜牧獸醫專業教學能手”、“平度市學科帶頭人”、“青島市優秀指導教師”、“青島市青年崗位能手”、“青島名師”等榮譽。所教學生走上了技術員、專家、企業經理等多個崗位。
累并快樂著,是張春和在工作中所追求的境界。家訪,讓他走進了學生家庭,走進了學生的心里。在這個過程中,既幫助了別人,也提升了自己。“我將繼續做一個家訪的執著踐行者。”張春和說。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