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縣職業中專學校簡史
容縣職業中專創辦于1985年,始名華容縣第一職業高級中學,1995年經省政府批準更名為華容縣職業中專,1996年被湖南省政府評為省級重點職業中專,2000年被國家教育部確認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2009年進入湖南省50所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行列。學校占地81畝,建筑面積35000平方米,現有35個教學班,學生2000余人,教職工128人。開設有服裝設計與工藝、機電技術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應用、旅游服務與管理、商務英語、幼兒師范等八個專業。現為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實驗學校、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優秀學校、湖南省文明單位。 建校二十四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和優秀的高校學生,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學校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建立創辦(1985—1995)、發展壯大(1996—2004)、強勢推進(2005年至今)三個階段。1985年至1995年為學校創辦發展階段。為適應經濟社會需要,華容縣政協創辦了華容縣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當時招收有2個家用電器班,共157名學生。創辦初期,學校為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了教學管理,提出了“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的辦學思想;制定了實踐教學計劃,設立了獎學金制度。
同時,學校還經常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上街、下鄉進行家電義務維修等,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創辦中期,學校聲譽越來越好,規模也得到不斷擴大,增開設了幼師、機電、電子、文秘四個專業。1996年至2004年為學校發展壯大階段。學校工作主要圍繞建設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為中心展開。學校探索形成了以專業科為單位的管理模式。專業科管理按專業劃分為計算機科、機電科、綜藝科三個科,實行科為單位和管理體制改革,優化了學校內部管理。學校確立了“以人為本,德育為首”的辦學理念,以“感恩教育”為切入點,開展了道德教育、責任感教育、愛心教育、創業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形成了良好的學風、校風。1996年,學校通過省教委主持的省級重點職業中專的評估驗收,被授予“省級重點職業中專”的榮譽。1998年,學校主持的國家級重點德育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榮獲全國三等獎。1999年,學校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評為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實驗學校。2000年,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組織的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評估驗收。2004年12月,學校通過國家教育復審被確認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開展社會培訓成為這一時期的一個新的造血功能,后由此形成了學歷教育與成人培訓相結合的多層次辦學格局。學校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不斷拓寬辦學功能,為當地經濟做出了一定貢獻。先后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大力實施社會培訓、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取得顯著成效。每年培訓社會人員1000人,為縣域經濟建設積累了大批人才。2002年,學校被確定為湖南省免費培訓農民工基地。11月,學校被確定為湖南省特種作業人員定點培訓單位。2005年至今為學校強勢推進階段。學校工作主要圍繞創建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為中心展開。
學校全面實行了“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與深圳富士康集團、上海廣達集團、廣東晶苑集團、廣東群光電子有限公司、廣東恒路杰精密制品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聯合辦學關系。實行聯合辦學以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8.5%,對口就業率達70%,且備受用人單位歡迎。學校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了一批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2007年學校選送四位教師參加了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2008年選送了三名教師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四名教師推薦被評為省級專業帶頭人。教學質量的提高立足于校本教研,構建了“模塊教學法”,實施了彈性學分制管理,研發了《數控仿真系統》、《中職學生素質訓練教程》等校本教材,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高。對口高考二本一次性上線率、專科上線率、重點本科錄取率均居岳陽市同類學校前列。學校2006、2007、2008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高考先進單位”。2007年5月舉行的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服裝技能競賽,學校嚴碧華同學獲得全省第三名。11月,在岳陽市中職學校教師教學競賽與師生技能競賽中,學校一舉獲得了二個一等獎、五個二等獎、八個三等獎。2008年7月,學校成為省級示范性縣級職教中心主體學校。11月,學校在岳陽市中職學校學生技能競賽中,獲團體二等獎。2008年10月,學校承擔的市級課題
《校本教材的開發與研究》榮獲岳陽市一等獎。2009年7月,學校進入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建設的50所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行列。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