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疫”,湖醫藥青年志愿者不曾缺席!
自2020年春節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湖北醫藥學院的青年學子,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他們有的堅守社區,有的走上一線,有的默默捐助,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他們是守望者,守護一方百姓的健康。
疫情發生后,人文學院2019級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鐘傳芬、第一臨床學院2017級卓越醫師班鄒濟、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2017級公管班張天馳、第五臨床學院2018級藥護臨本九班劉佳璇等很多同學積極響應基層黨團組織的號召,積極協助居委會、村委會、社區等開展社區(鄉村)志愿服務,開展來往車輛和居民登記,測量體溫,勸誡行人佩戴口罩,關愛轄區貧困戶,配合當地交警執勤等志愿服務。第二臨床學院2019級精神醫學一班范俏同學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哪怕再辛苦,只要所在的社區(村)沒有居民被感染,再累也無所謂,也值得”!
他們是搬運工,雙手托付著愛和希望。
抗擊病毒最為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物資,醫務人員的防護物資、各類場所的消殺物資、各類人員的生活物資,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搬運。第二臨床學院2018級精神醫學一班靳日中、第三臨床學院2017級藥護臨本六班蔣智浩等很多同學積極投身于這個對于當代年輕人的體力和意志力都是極大考驗的后方戰場,他們有的跟車從武漢到襄陽再到十堰,來回奔波周轉;有的一天要與團隊一起將十幾噸重的物資搬上再搬下;有的要跟隨工作人員把物資一戶一戶送上門。即使帶著厚厚的手套,他們的手依然被磨起水泡,但他們并不覺得苦,因為他們雙手托付的是愛和希望。
他們是捐助人,匯聚成戰勝疫情的力量。
口腔醫學院2016級口腔一班的趙國偉同學,積極調動各方資源,向竹溪縣當地多家醫院捐贈菜苔等食物物資共計1300斤,向水坪鎮胡柳村捐贈消毒水120瓶、口罩100只、溫度計5只。護理學院“救”在身邊實踐隊在隊內平臺發起眾籌,籌集3370元資金捐往湖北醫藥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用于購買防控物資馳援十堰市各大定點醫院。藥學院2017級中藥制藥班的付婷婷,出生在貧苦的貴州農村,家境十分貧寒,本打算不回家留在十堰做兼職貼補家用,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她立馬把自己微信零錢里僅有的705.6元全部捐贈到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像他們這樣的捐助者,全中國正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
他們是協助員,讓一線“戰士”無后顧之憂。
藥學院2016級藥護制藥工程班尹陽,在疫情來臨之際,她不顧個人安危,為了能讓更多的患者早日住進醫院,接收隔離和治療,主動商量和媽媽一起加入到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作,工作時長累計超過120h。第二臨床學院2018級臨本三班徐昊棟同學在隔離區幫助進行區域消毒,給患者送飯送藥,張藝焓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開展線上學習輔導。在全國無數個像他們這樣的協助員的共同努力下,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還有各地緊急建設的“小湯山”醫院拔地而起,迅速投入使用,開始收治病人。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夠全心投入,與死神作百米沖刺賽跑,與病毒作全面殊死抗爭。
他們是逆行者,是這個世界最光明的未來。
第十臨床學院2017級中職護本班張科文同學,一名標準的00后女生,主動申請到隔離點工作,自2月10日起在武漢市東西湖區隔離點,服務密切接觸者及疑似患者。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6檢驗一班萬建文等8名同學,不懼洶洶疫情,堅守在實習醫院檢驗科參與一線工作,累計服務時長超過400h。護理學院藥護2016級護本三班嚴玲莉同學本來在廣州實習,因疫情阻隔無法返回實習醫院,了解到家鄉疫情形勢嚴峻,缺乏工作人員,經過一番心理斗爭之后,向安陸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打了“求助”電話,獲得批準后在安陸市普愛醫院一線奮戰。為了節約醫療資源,他們的防護裝備穿上就舍不得脫下,一天下來渾身大汗淋漓,疲憊到倒頭就睡。但他們說:“無論環境多么艱苦,我們一定要沖在患者的前面,為他們披荊斬棘。”看到他們,我們就看到了明天的中國,看到了未來的世界,多么美好!多么燦爛!
經初步統計,我校現有78名學生參與“戰疫”志愿服務,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3000h。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和志愿服務精神,校學工處、團委將于正式開學后對在此次“戰疫”行動中表現優異的志愿者進行表彰,頒發榮譽證書并補錄志愿服務時長。同時,學校將通過各班級輔導員老師再次囑咐志愿者們在服務過程中時時刻刻做好防護,隨時隨地注意安全,確保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返校。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